当前位置:江南国学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内容

为什么你每天都那么累,到底是什么拖累了你?

2025-05-05 15:27:53国学文化163
v2-57b29e582c2015b7e3e4a29e5414778f_r.jpg

1

谁让你把“烦恼”看得那么重?每个不开心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有很多无法解决的烦恼,或者有着太多想要却很难得到的东西。

比如说:总找不到合适对象的青年男女很“累”,因为心中的对象是“男神”和“女神”。

刚刚成家立业的小夫妻很“累”,因为他们在大城市中面对的生活成本实在太高。退休了的父母也很累,他们为未婚的儿女愁婚事,为已婚的儿女愁生活。

工作中的人更累,激烈的人才与行业竞争,变化莫测的商业战场,捉摸不透的职场人心,超负荷体力与心理压力,这些无不让人感到疲惫。

除此之外,你还能给“累”找到一万条理由,可是老子在五千年前用一句话就推翻了你,“谁让你把这些都看得那么重!”

老子说:“轻天下即神无累。”意思是说,大到天下之事,小到周身之事,如果能做到别把它们看得太重,那么自然就不会感到心累了。

道家讲“齐同万物”,就是告诉人们,“多”和“少”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的,“美”和“丑”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穷”和“富”的差别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把差别看得太重,就会产生烦恼。

在“万物齐同”的基础上,还要懂得区分“物”与“我”。

“物”为外,“我”为内。心存乎内而超然于物外,则必定能保守住原始纯真的赤子之心,内心自由而不为外物所迷惑。

在婴孩面前,金块不会比石块更值钱;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婴孩再也没有什么烦恼,我们常常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为什么童心是难能可贵的。

归结于一,就在于别对外物存有偏见,为表象所迷惑,以天下为轻,以万物为细,齐生死,同变化,则能身心轻松,不惑、不惧、不迷。

2

有道之人的世界中,没有什么能拦阻他的前进,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和智慧,应对这世界上的千变万化。能屈能伸,俯仰咸宜,坦然面对命运安排的祸福安危,生死利害,均不足以介怀。

老子言:“无为者无累”,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什么都不干的人当然不会累。“无累”之人,就好像一根梁柱的影子,它矗立在那里,却不妨碍任何人,求道之人,追求的只是最后复归本性罢了。

“道”本就是“无”,所以求道之人要学会“守无”,能以“无”之心来应对万千变化,心也就不会那么疲惫。

老子曰: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即心不惑,齐生死则意不慑,同变化则明不眩。夫至人倚不挠之柱,行无关之途,禀不竭之府,学不死之师,无往而不遂,无之而不通,屈伸俯仰,抱命不惑而婉转,祸福利害,不足以患心。夫为义者可迫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可正以义,不可悬以利,君子死义,不可以富贵留也,为义者不可以死亡恐也,又况于无为者乎!无为者即无累,无累之人,以天下为影柱,上观至人之伦,深原道德之意,下考世俗之行,乃足以羞也,夫无以天下为者,学之建鼓也。念念清静,常处清虚,逍遥自在!

道家一直提倡清静,清静不仅使人们抛出烦恼,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修身养性的作用。

白云先生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

3

智慧,是从静中的灵光一现而得。

所以道家主张十二时中,念念清静,不被各种虚幻世情蒙昧真源,常处清虚,逍遥自在。

《晋真人语录》说:“只要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澄澄湛湛,内外无事,乃是见性。”

所谓无心、无念、不着,乃心不染着外境之义。

不过,保持心地清静还仅是修行的第一步,尚须进一步将清静心地的念头也加以泯灭,达到《清静经》所说的“寂无所寂”,才算功夫精进。

金元时期清和真人尹志平祖师说:“物欲净尽,一性空虚,此禅家谓之空寂,吾教谓之清静,此犹未也。至寂无所寂之地,则近矣。”

善于养心的人,悲哀或快乐都不能改换他心灵的平静,面对繁杂难解之事,处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现。

是以《道德经》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能制约轻,静能主宰躁,为人轻浮,就失去根本,难以为事。

做事急躁,就丧失了主动,难以成事。

只有如水一样,静止才能澄清,人贵能心静神清,心静则泰然自得,清静二字,一生受用不尽。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运气不好,不妨多去这几个地方走走!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相关文章

古文化中“月老”的由来

古文化中“月老”的由来

月下老人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本篇文章带领读者解读月老的文化含义。月下老人,简称月老,尊称为月老爷、月老公,是道教的神祇之一,为掌管男女婚姻之神,相传为“媒神”。月...

补财库有用吗?补财库后的感应是什么?

补财库有用吗?补财库后的感应是什么?

补财库有用吗?相信很多的缘主都听说过补财库,但是什么是补财库呢,补财库之后有没有用呢?今天江南李道长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补财库方面的知识,希望能通过这篇补财库文章让缘主们能有更多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超度亡灵最好的时间是多久

超度亡灵最好的时间是多久

超度亡灵最好的时间是多久?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超度?超度的具体含义有哪些?超度简单的理解就是从当前痛苦的环境当中,超出并脱离开来,不再受种种痛苦折磨,让亡人迅速离苦得乐、投胎转世,这就是超度通俗的意...

打胎是不是真的会有因果

打胎是不是真的会有因果

大家好,我是李道长,今天谈一谈关于堕胎的相关因果问题。很多人觉得现在社会上打胎的人这么多,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婴儿被打胎流产,好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出现什么比较明显的后果,也都生活的好好的,就认为打胎根本...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由来与传说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由来与传说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是岁时风俗之一。过年除夕日,要贴灶王神及对联,接灶王回家,保一年平安。还要贴门神、春联、“福”字,红钱等,以驱邪纳福。旧时民间还要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此横条是贴在门楣上的,大门...

揭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当如何理解?

揭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当如何理解?

1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种论点很容易用来支持万物均有气的观点。人类虽然是高级动物,但是从精微物质的角度去认识,仍然是禀气而生,行气而长。从宇宙全息论的观点来看待世间的万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