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南国学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内容

怎么知道有没有超度成功,超度婴灵法事效果如何

2023-06-19 20:08:24国学文化1212

为什么要超度婴灵?


婴灵还没成人形就被杀死,能量比一般的亡灵小得多,只好附在父母身上,吸收能量,这也是为什么堕胎的妇女元气越来越弱,身体越来越差的原因,况且,婴灵跟正常的孩子一样,也是要长大的,随年龄的变大,需要的超度婴灵法事能量也越来越大,吸收母体的能量需求也越来越大,一旦满足不了需求,则怨恨也会加重,更难超走,婴灵被堕胎的年数越久越难超度,所以超度婴灵越早越好,越早越容易超走。

9335-haichqy3909012.jpg

怎么知道有没有超度成功,超度婴灵法事效果如何?


现在社会,因为种种个人或者家庭的原因,很多人都不把流产当回事,现代医学的发达,也让流产变的越来越轻松,所以,堕胎的婴灵就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妇科病、男科病、活着的小孩子无名病、小孩子多灾多难,另外婴灵最容易影响父母的婚姻感情,也阻碍父母事业上的发展!


如何超度婴灵?


道家的法事就是先通过一定的现场科仪,完成超度的流程。然后婴灵会寄生在道家的三十三灵境之内,在婴灵寄生的这段时间是会得到不断的供养的,当婴灵的福源和慧根都充足之后就会前往转生之途。而且在婴灵寄生的这段时间里,其父母也必须保持虔诚的心态,不能做恶事,尽量的多行善事将功果回向自己无缘的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早得福慧之身。如果顺利的话,法事结束的一段时间内,父母会有梦境感应,这便是超度婴灵成功的表现。


所以婴灵超度法事之后,一定要要多行善积攒功德,一个人的福报通常是通过积德行善获得的,而且超度婴灵也能消除自己的业障,化解婴灵的怨气,让婴灵早日往生,这样人的健康,财运,事业,运势等方面才能逐渐好转提升!


超度婴灵必须父母在场吗?


实际上超度婴灵并非父母一定要在场,道教超度法事以表文为准。当然如果附近有道场可以帮忙超度便可亲自到现场做,父母在场的话可以与师傅一起参与法事中配合祈祷,若是不方便到现场的缘主只能在家里配合师傅为孩子祈祷祝愿。父母的诚意都是一-样的 ,并非与距离,与是否在现场而受影响。一般情况下很多善信因为工作或者路途等种种原因不能亲自到场为婴灵超度,只需要提供超度婴灵法事所需要的资料,法事会由高功法师帮助.上表疏文,效果也是一样,道观都可提供表文图片,法事视频等。


注:本站为正统江南道教正一科仪文化传承,关于道教科仪法事,切不可随意找非专业人士做法,否则容易产生负面影响,请注意辨别!


超度、补财库、还阴债、解童子、婚煞、感情和合、文昌学业、化太岁等咨询道长微信:dao3668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怎么才能知道婴灵超度有没有成功

怎么才能知道婴灵超度有没有成功

怎么才能知道婴灵超度有没有成功?经常有善信与我交流的时候问我,做完超度法事之后,要怎么才能知道超度婴灵有没有成功呢?其实如果已经超度成功的话,很多人都是可以感应到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下超度成功之后,会体...

堕胎婴灵的影响与危害,打胎怎么超度婴灵

堕胎婴灵的影响与危害,打胎怎么超度婴灵

堕胎婴灵的影响与危害,打胎怎么超度婴灵?大家好,我是江南正一派的李道长,很多人对于堕胎的后果不了解,不相信其中的因果,所以不会想着去为自己的行为做一些弥补,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堕胎超度婴灵的这个问题,让大...

老人去世后需要超度吗,怎么为已故亲人超度亡灵?

老人去世后需要超度吗,怎么为已故亲人超度亡灵?

老人去世后需要超度吗,怎么为已故亲人超度亡灵?人死后到再次投生之前,会经历法性中阴、轮回中阴,这一阶段有长有短,因人而异。生前修行比较好的人,可以利用这时出现的机会,在法师的引导下实现解脱。生前没有什...

超度婴灵的注意事项,超度的重要性

超度婴灵的注意事项,超度的重要性

婴灵在阴间的生活:婴灵到了阴间之后,会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所有的被超度过的婴灵,便都会到那个地方。具体这个地方叫什么,我从未到过那个地方,便也不知道具体的名字。到了之后,便要等待判官审判。婴灵在父母身边...

怎么给流产的孩子做超度功德?超度婴灵一般多少钱比较正常?

怎么给流产的孩子做超度功德?超度婴灵一般多少钱比较正常?

我是江南李道长,很多缘友问我:自己想为流产的孩子做功德,帮助他们超生,要怎么做呢?首先在孩子打胎流产之后能够想到为他们超度做功德就已经表明了你的忏悔之心,这对于后续的超度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大多数人并不...

怎么为堕胎流掉的孩子超度祈福

怎么为堕胎流掉的孩子超度祈福

怎么为堕胎流掉的孩子超度祈福?现代人很多人都不把流产当回事,现代医学的发达,也让流产变的越来越轻松,所以,流产、堕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堕胎的婴灵就越来越多。堕胎流产现象普遍,少则一两个,多则三五个不等...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