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南国学网 > 美文分享 > 正文内容

鬼谷子:老实人不善与人交往,这6句识人术,教你识破天下人!

2022-11-15 16:43:33美文分享1023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建立。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们熟知的儒学,道学,法学文化都在此时诞生。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这些,鬼谷子的纵横学,也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学派。


鬼谷子在识人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想要看懂一个人,就要会看他的情绪变化。很多人的情绪表露,往往是比较隐秘的,而且变化及快,需要很细心的观察才能够捕捉的到,从这点也可看出鬼谷子是一个很慎微的人。


关于识人辨人,鬼谷子用他的智慧总结出了六句口诀,学会这六句口诀即可识遍天下人。

第一句:乐之以验其僻

人都有自己的保护色,没有人会对于一个陌生人毫无防备。想要和人拉近距离消除陌生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用这种方式让他开心快乐,让他慢慢卸下防备,就能让他给你展现最真实的一面,就足以判断这个人能否深交。


第二句:喜之以验其守

让对方开心来检验他的操守。人在开心兴奋的时候,就会得意忘形,将整个人清晰地展现出来。如果这是一个自身涵养很高的人,就会克制自己。反之,如果这人涵养很低的话,就会完全的放纵,不加约束。


第三句:怒之以验其节

激怒一个人,以此来检验他的自控能力。古人言,能忍人之不能忍者,必成大器。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都能忍耐,因为他们深刻地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必须在时机不成熟时学会收敛锋芒。要是一时怒气都不能忍,那怎么能够成功呢?


第四句:苦之以验其志

艰苦的环境可以检验一个人的意志。身处困境之中,依然能够坚持自我,保持坚定的信念,那这个人一定是个很不错的人。同理,如果一个人遇到艰苦的环境就想要退缩,那么这个人意志力一定不够坚定,肯定也抵挡不了诱惑。


第五句:惧之以验其持

用他害怕的东西来检验他的坚持。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己害怕的东西,这就是软肋。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真正的成功。想要看清一个人,就可以用他最害怕的东西来考验他,看他是否能够在恐惧时还能坚持自我,战胜自己。


第六句:哀之以验其人

让他悲伤,哀痛来检验这个人的为人。成功是用无数的失败堆积起来的,要是想要成功就必得历经风雨。每失败一次就要经历一次痛苦,那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又怎么去面对失败呢?不能正确地面对失败,就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抛开成功失败而言,人在社会中生存就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不停的被打击,想要继续生活就正确地面对生活。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用什么方法挽回婚姻,破裂的婚姻还能不能挽回?

用什么方法挽回婚姻,破裂的婚姻还能不能挽回?

用什么方法挽回婚姻,破裂的婚姻还能不能挽回?婚姻是一门学问,有的说婚姻是一本书,越往后读书的内容越丰富。有的人说,婚姻是座围城,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好的婚姻可以成就两个人,不好的婚...

王阳明:心越简单,路越宽敞!

王阳明:心越简单,路越宽敞!

心若复杂,再小的事情,都成了过不去的坎;心若简单,再大的事情,也显得不值一提。心宽路就宽,让心简单,幸福也就离你也不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谓初心,就是心灵的本来面貌。就像花儿绽放,鸟儿鸣叫,虫儿低吟...

老天在渡你,命里就会出现这几种提示,别不知道!

老天在渡你,命里就会出现这几种提示,别不知道!

《增广贤文》中有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很多时候,就算主动权在我们手中,仍旧抵不过人生的无常,不由得扼腕叹息!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剩下的交给命运。真的,这世上凡所...

人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到底是什么拖累了我们?该如何清静自在...

人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到底是什么拖累了我们?该如何清静自在...

谁让你把“烦恼”看的那么重?每个不开心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有很多无法解决的烦恼,或者有着太多想要却很难得到的东西。比如说:总找不到合适对象的青年男女很“累”,因为心中的对象是“男神”和“女神”。刚刚成家...

很多人一生都过的很累,看看这篇文章吧

很多人一生都过的很累,看看这篇文章吧

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了;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淡了;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黑是黑,白是白,让时间去证...

什么叫德不配位?身体的内外平衡很重要

什么叫德不配位?身体的内外平衡很重要

  经典物理学中有一个原理,我们很多人都学习过,但从来不知道它还可以用在生财上,用在改变命运上,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就是能量守恒原理,它的内容是:一切事物皆是由能量组成,能量不会凭空出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