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灾?灾到底能不能消?灾该如何消灾?
既然称为灾,那必定是对我们造成了某些损害的,比如人身伤害、财物损失之类,且对身心造成了某些损害,产生遗憾、惋惜、悔恨之感,甚而至于使人心理上遭受重创而一蹶不振等,如此,才算是灾。无论如何,灾总是人所不欲的,因而,我们会进来尽量去规避它、化解它。
传统上的灾分为两种:天灾,即意外发生且不可避免者,如地震、洪灾、山体滑坡、火灾之类,往往防不胜防。就像地震一样,有人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天灾几乎是躲不过的,防范当然也很重要,但能从天灾中逃生者往往是拥有大福报者。因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所说的确实是真理。
有些天灾,是对无可救药者的最后清算,能够得以倖免,那是上天给予最后的改过自新的机会,若忽略了上天的善意提醒,那后果往往令人难以承受。这也是为什麽古圣先贤一直告诫我们要心存感恩,感恩身边的人,感恩遭遇的所有缘分,无论好坏。因此,道教佛教皆讲心念,一念起处,善恶即分,善恶既分,祸福立判。
由此看来,来自上天的灾劫往往是福报将尽的体现,不仅无法躲避,而且无法预防,因为真正的天灾防不胜防。唯一可能躲避天灾的方法,或许只有心存善念。从这个逻辑看,真正善良的人一般不会遇到天灾,即使遇到,也会逢凶化吉。
生活中,德不配位的情况是极为常见的。比如收入微薄却享受奢华,德行不够却独享高位,无功无德却享受财禄,付出少而所得多,等等。德不配位时,便常常出现灾祸,如疾病、伤灾、损财、不顺等等。拥有慈悲心,践行慈悲心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德性,也可以最大限度化解灾劫。
说到消灾之法,很多人会想到法事、风水之类。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方法是有效的,是盗天机为我所用,因此,道教法事往往能立竿见影,只不过,维持法事效果的基本条件还是善行的积累。
咨询道长微信(dao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