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南国学网 > 美文分享 > 正文内容

很多人都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试问有几人成功了?

2023-10-25 09:37:52美文分享700

1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此语盖出于道家。自上古始,道家方士烧炼金丹以求长生,炼内丹以求不死,皆是通过修炼以延长寿命,试图改变“命由天定”的结局。从养生的角度讲,通过静心、养气、服食等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健康问题,这也是道家对医学及养生学的重大贡献。

不过,今日所论之“我命在我不在天”将绕开健康因素,或预设了“人人皆健康”的前提下,解读此话的真正含义。

人虽然为万物之灵长,但人如何养生保命,亦难以改变天数,所谓天数,即吉凶祸福。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也就是说,人虽是“四大”之一,但也应循道而行,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点上讲,人总会受到地、天、道的约束,违反了道,就是逆天,逆天则必遭惩罚。

人生于天地之间,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受到地、天、道的制约。人是有命数的,有生老病死,有吉凶祸福,这些理所当然。

生老病死不可逆转,所以,论人,则不可不生,也不可不死,但可以不病,这是养生学的内容,姑且不论,但吉凶祸福之事则不然,可以通过修行而得以改变。善恶皆自己所为,祸福皆由自己决定。因此,命数如何在于自己,而非天定。


2
风水家说:“命乃天定,运在人为。”又说:“命不可改,而运却可改。”此话也有几分道理。人出生之时,秉父母精血所生,又有灵魂入胎而有命。实际上,“生我之前”命数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前世之事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所以,我宁愿以今生为起点来论命,如此更贴近现实。

一般说来,我们出生之后至成年独立,我们消耗的都是父母的福报。因此,在少年时期,不足以论命。

故而,少年时代,无论吉凶悔吝、寿夭祸福皆与父母及家庭有关,家庭和则顺遂,父母不睦则多殃;父母溺爱则子女多病,家教严苛则多成大才。在此阶段,人的吉凶祸福取决于父母及家庭环境,而不必以“前世修得如何”论之。

自完成学业开始工作之时起,我们业已脱离父母,便有了命数之说。此时,我们不仅受到父母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仍将继续。

在此阶段,我们的心性、智力、能力等将决定未来的命数。心性,即本性,表现为对善与恶、正与邪的辨识能力,并将影响一个人的言行,善者得福,恶者获灾,乃天道使然。

为善者,合于天道,故得福;为恶者,逆天而行,故招祸。因而,是祸是福,均由自己决定,与天无关,天道只是冷眼旁观,不动声色。因而,有“自作自受”之说。


3
消耗福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邪淫、妄语、不孝、不肖、损人利己之类,消耗福报较快。而大多数人都是一边积累福报一边消耗福报,所以,看似不增不减,平平常常。

其一生中也多吉凶祸福,祸福相依,实属正常。而很多人的人生即如此,所以,命数也如此。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已将这种命运现象想当然,所以,行善积德之类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听听罢了,却不愿身体力行。

然而,人固有一死。《太上感应篇》中说:“算尽则死”。因而,当一个人的福报被消耗殆尽,则命终而死。人之死,要么福尽,要么寿终。所谓“祸莫大于死”,福寿皆关乎命数,死亡之后,身形腐朽,灵魂则回到多维空间。从哲学的角度看,随着我们的躯体的死亡,我们的世界便不复存在,因为我们都已烟消云散,何来功德之说?

我虽不完全赞同哲学对于死亡的观点,但就命数而言,我命在我,而不在于天,福禄的多少在于平日的积累,所以,趋吉避凶的真正方法,可能是尽量为善而不为恶,让“算减”得慢些,如此可以尽量让死亡晚点到来。

因为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了任何认识世界的条件,所以,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过好今生今世才是终极追求。

鉴于此,道家不论三世因果,只论天道承负,因为天道承负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也是我们所论的“福荫子孙”的理论依据,因为至少天道承负看得见、摸得到,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才踏实。报应之事,全在于自身言行,也是对命数的最好解释。福生无量。


很多人都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试问有几人成功了?

注:本站为正统江南道教正一科仪文化传承,关于道教科仪法事,切不可随意找非专业人士做法,否则容易产生负面影响,请注意辨别!


祈福消灾、超度、补财库、还阴债、解童子、婚煞、感情和合、文昌学业、化太岁等咨询道长微信:dao3668


标签: 阴德福报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非常损福报的六种行为,千万不要犯!(附:增长福德的行为)

非常损福报的六种行为,千万不要犯!(附:增长福德的行为)

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曰: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最损福报的六种行为▌一、杀生杀生在一切行为...

药能救的都是“假病”,真病需要阴德治!

药能救的都是“假病”,真病需要阴德治!

壹年轻时要节约精气神,到了老了,还能修行。如何节约呢,建议不要吃补药,也不要轻易去动自己的身体。现在人欲望重,一吃补药,都变成男女欲望,或者世俗欲望。结果反而把元精气神消耗得更快。人长寿,一定清心寡欲...

人的疾病和灾厄到底是怎么来的?

人的疾病和灾厄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每个人都有本生死簿《太平经》认为人的疾病与死亡,是由于善恶行为所造成的,人的所作所为,上天都知道,而且记录的清清楚楚,作为疾病与死亡的依据。如《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云:过无大小,天皆知之。簿疏善恶...

福报深厚的几类人,不要去招惹!

福报深厚的几类人,不要去招惹!

有些人,福报深厚、自带灵性,就连上天都会偏爱,如果去招惹这类人,很容易引发大因果,结局往往很惨。尤其是以下这3类人,千万别去招惹。1、德高望重的人每一个人德高望重的人,都是拥有大德之人。他们得到别人的...

放生的正确方法,揭秘道教放生所念的各种咒语!(收藏)一颜清道长

放生的正确方法,揭秘道教放生所念的各种咒语!(收藏)一颜清道长

放生的正确方法,揭秘道教放生所念的各种咒语!(收藏)一颜清道长道教有个理念是仙道贵生,主张慈爱一切,不伤物命,道教在"慈心于物"方面,对动植物予以较多的关注。道教把动植物看作是有灵...

能看见“阴性”的东西到底好不好?

能看见“阴性”的东西到底好不好?

1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绘《鬼趣图》,是中国艺术史上的名作。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他能看见鬼。很多人都提到,罗聘有一双碧眼。有朋友曾给他的《鬼趣图》题诗说:“弄笔毋烦人所嬉,一双碧眼惯搜奇。凭君鬼伯千千万,莫...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